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

《石钟山记》4分层作业(原卷)-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+选择性必修下册)

选择性必修下册 石钟山记 教学设计 教案 课件 导学案 作业 答案 详解 DOCX   7页   下载698   2024-04-11   浏览316   收藏732   点赞4595   评分-   6234字   18积分
温馨提示: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,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,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。
《石钟山记》4分层作业(原卷)-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+选择性必修下册) 第1页
《石钟山记》4分层作业(原卷)-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+选择性必修下册) 第2页
剩余5页未读, 下载浏览全部
《石钟山记 》 分层作业 *基础达标+能力提升+链接高考 三步提升 建议用时: 4 0 分钟 班级: 姓名: 得分: 基础达标 一、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列文段,回答1 ~ 3 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,《高山仰止回望东坡——苏轼主题文物特展》正在展出。头戴斗笠,脚穿木屐,双手撩起衣摆,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,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。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,尽管极其艰苦,他仍 ① ,以著书为乐。以《苏轼宦游图》为引,展览利用大量文物、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。陕西凤翔 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,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,著名的“喜雨亭”“凌虚台”皆有图文展示,生动直观。借助视频技术,西湖一角被“搬进”展厅, 苏轼两入杭州 赈灾放粮、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 。“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……”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、整顿军政的事迹后,观众重读这首词,内心激荡,豪情 ② 。( )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,远至海南岛。四海飘零中,他进入创作高峰。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《记承天寺夜游》、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,苏轼影响之深远, ③ 。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,穿行在展厅中,看苏轼纵情山水、饮茶品酒、制作美食,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 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,催生了文化昌明、人才辈出的局面。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,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揭示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,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。 1.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。(3分) 2.下列句子中的“让”与文中加点的“让”,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(3分) A.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,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B.公共场所不让吸烟。 C.事情发生太突然了,让他不知所措。 D.他让自行车给撞了。 3 .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诗句,最恰当的一项是( )(3分) A.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 B.“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” C.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 D.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” 二、课内文本阅读 (一) 阅读 《 石钟山记 》 ,完成 4 ~ 7 题。 石钟山记 苏轼 《水经》云:“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。” 郦 元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今以钟磬①置水中,虽大风浪不能鸣也, 而况
3121《石钟山记》4分层作业(原卷)-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(统编版+选择性必修下册)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
该文档于 上传
QQ
微信
扫一扫
客服